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  【解读党代会报告⑥】留住建设现代化全国一流中小城市的乡愁记忆
          来源:新郑发布  时间:2021-09-18 09:12  

          产业高质高效、乡村宜居宜业、农民富裕富足,一幅幅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画卷在新郑大地上徐徐展开。作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县,要紧紧围绕产业、人才、文化、生态、组织“五个振兴”,统筹谋划、科学推进,促进农业高质高效、乡村宜居宜业、农民富裕富足。

          推动农业提质增效


         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,坚决遏制耕地“非农化” ,深入实施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战略,培育新型经营主体,发展适度规模经营,转变农业发展方式,发展高效种养业。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,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,稳定粮食产能,确保丰产丰收;依托大枣等特色优质资源,按照“大众食品做安全,特色食品做品牌,有机食品做高端”的理念,拉长产业链,提升价值链,优化供应链;按照“农村特色,城市功能”的理念,大力发展教育培训、科普研学、健康养生、休闲娱乐、观光旅游、餐饮住宿、精品民宿等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。深化“三链同构”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着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,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集群,扎实做好“粮头食尾”“农头工尾” 文章。

         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


          乡村要发展,产业是关键。为了增强发展后劲,要鼓励引导资本、科技、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,加大乡村人才培训力度,培养农业生产经营人才等。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,不断完善推广“公司+农户”“农户+合作社” 等模式,创新“农民入股+保底收益+按股分红”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,促进农业产业化、适度规模化发展,让广大农民更多分享乡村振兴成果。

          为群众充分就业、干事创业、施展才华提供舞台,营造“乡村变火,产业变活,村庄变美,干部变强,群众变富”的乡村振兴新气象。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,力争“十四五”末,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10万元以上,其中,1000万元以上2个,100万元以上20个。

          建设美丽乡村

          建设美丽乡村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,要充分发挥乡村的资源、生态和文化优势,优化规划设计、筑牢产业支撑,让乡村真正“美”起来、“活”起来、“强”起来。

          乡村地理位置不同,所面临的发展机遇也有所差别。要以“一渠八脉”水系为框架,把水系连通作为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,西南地区依托生态水系、北部地区依托古枣林、其他乡镇结合自身特色,集中连片规划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,让河畅、水清、岸绿、景美的生态水系为乡村振兴提颜值、增气质。结合“四美乡村”“五美庭院”“美丽小镇”建设,以泰山村、裴李岗村两个精品村为示范带动,形成“以精品村为龙头,以示范村为骨干”的乡村振兴新格局。加大乡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,强化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,“村村通公交、乡镇建环线,镇区连市区、全市零换乘”的客运体系基本形成,深入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,努力实现环境美、田园美、村庄美、庭院美。力争“十四五”末,建成美丽乡村12个。

         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
          请您注意: 中国新郑版权与免责声明:

          ① 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本站、本网或子网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新郑政府网站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新郑政府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          ② 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          ③ 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